安博体育小竖笛寄托大梦想明园慈善基金助力新疆乡村教育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2-04 15:24:30    浏览:

[返回]

  安博体育小竖笛寄托大梦想明园慈善基金助力新疆乡村教育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拿起课桌上的竖笛,吹响了第一个音符安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婉转的竖笛声,在新疆两所明园学校悠悠响起。每周三,孩子们都会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远程竖笛课,接受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竖笛教授的教导。与流淌的音符一同到来的,还有宽敞的新宿舍和智能的教学楼。

  2022年6月7日至8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明园慈善基金(下称“明园基金”)援建的吐鲁番郭勒布依乡明园学校教学楼和阿勒泰喀尔交镇明园牧业寄宿学校宿舍楼正式落成。吐鲁番郭勒布依乡的孩子拥有了一个集图书馆、竖笛培训室、电教室、音乐室、舞蹈室和实验室为一体的全新教学楼;而阿勒泰喀尔交镇牧区的孩子在随父母转场放牧时,再也不用借宿在亲戚家。

  十五年来,明园慈善基金以深度助学为路径,不断完善硬件设施、补齐素质教育短板,以“互联网+‘小而美’的音乐教育”为抓手,持续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公益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偏远山区和村落。

  “我们什么时候能住进去?”吉木乃县喀尔交镇明园牧业寄宿学校的操场上,一个孩子指着旁边的建筑楼,兴奋地向校长龚雪峰发问。

  这栋崭新的建筑楼,正是明园基金为学校新建的学生宿舍楼。吉木乃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喀尔交镇明园牧业寄宿学校是该镇唯一的小学,为周边七个牧业村的农牧民子女提供教育资源。

  学校总共有272名学生,除了两名是汉族,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牧区情况特殊,牧民们每年都需要辗转多地放牧,无人照顾的孩子只能寄宿在亲戚家中。新宿舍楼的到来,为孩子们解决了住宿的大难题。而受益的除了学生,还有老师。幼儿园和小学共有老师约70人,其中50位是外地人,他们终于也可以在学校里解决住宿难题。

  据悉,新宿舍楼总面积达800平方米,从筹备至落成历时两年,配备有床位、衣橱、公共卫生间等基础设施。龚校长非常期待孩子们入住那天的到来:“有了新宿舍楼,孩子的学习生活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管。即使父母不在跟前安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老师也能给孩子生活上的关怀、学习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作为深入乡村教育一线的实践者,明园基金一直在寻找并验证着社会公益力量接轨乡村教育的有效帮扶方式。

  对偏远乡村而言,加强教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教育振兴的关键一环。2008年4月3日,丰背明园小学在广东省廉江市举行了教学楼奠基仪式,第一所明园小学的建成,开启了明园基金一年援建一间学校的助学之路。

  过去十五年间,明园基金在广东、广西、湖南、吉林、甘肃、云南、、宁夏、新疆、四川等11个省份的偏僻乡村相继援建14所明园学校,累计捐赠资金5000万元,实施公益项目资金逾2800万元,惠及乡村学生4000多人。

  援建教学楼、校门改造、校园围墙翻建、操场修缮等“硬件升级”项目仅仅是个开始——有了好的教学环境,也要有好的生活质量。为了让乡村学童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孩子们的基本生活条件也成了明园基金重点“升级”的对象,自治区那曲市嘉黎县嘉黎镇明园中心小学新校区的食堂落成,孩子们能够吃好;新疆阿勒泰喀尔交镇明园牧业寄宿学校的宿舍楼落成,孩子们能够住好……

  升级基础设施、改善生活条件,长效赋能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十五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努力下,一张多领域发展、高质量运行的公益教育生态网正在编织成型。

  在新疆吐鲁番,清脆的竖笛声回荡在郭勒布依乡明园学校里。不久前,学校刚成立了竖笛队。这次在教学楼落成仪式上的“亮相”,是小队员们的第一个表演舞台。一曲《小星星》吹毕,台下掌声四起,竖笛队的孩子松了一口气,脸上逐渐露出了自信而骄傲的笑容……

  明园基金除了为郭勒布依乡学校援建教学楼,也将竖笛教育带到这里。据艾力校长介绍,现在有26个学生参加了竖笛兴趣班,未来还将普及到每个学生,作为学校的教学特色。学校原本缺少音乐老师,但因为竖笛采用的是远程教学,大大减轻了老师们的负担。能歌善舞的新疆孩子对竖笛更是“一见钟情”,都希望能参与进来,以后有机会和全国各地明园学校的同学们一起登台表演。

  小小的音乐梦想,正在全国各地的明园小学里萌芽。在甘肃的邵寨明园中心小学,内向的史小浩通过竖笛学习,结交了不少新朋友;在广西的八好明园小学,蓝韩梅通过远程教学,跟着远在南京的老师孙怡媛学习了三年竖笛,个性也开朗了许多;而在吉林的靠山明园小学,即将退休的徐殿元老师带领着他的竖笛队,在市里拿下许多奖项……

  在探索乡村教育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明园基金发现,美育教育不仅是乡村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乡村素质教育中亟待补齐的短板——对于乡村学童而言,美育不仅有助于塑造健康、自信、独立的人格,对于想象力、创造力的激发也尤为重要。

  围绕乡村音乐教育“缺内容、缺老师、缺硬件、缺舞台”几大痛点,明园基金研发出了一套“小而美”的特色美育课程。为了鼓励孩子们在主课之外发展更多兴趣爱好,2014年,竖笛教育被打造成明园学校的特色课程,在明园学校全面推广。

  竖笛吹奏相对简单,易上手,容易让小学生快速获得艺术上的成就感,一直以来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以竖笛教育为载体,明园基金以“互联网+竖笛教育”整体解决方案,涵盖“线上课程、线下培训、夏令营实践活动、成果汇报”四个部分,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美育教育闭环。

  作为明园基金推动乡村美育普及、推进乡村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竖笛课程成为了破解乡村美育教育难题的一把钥匙。八年间,明园的竖笛音乐教育覆盖全国8个地区的14所学校,共派遣音乐老师40余人。明园学校的孩子们通过学习竖笛实现了自我蜕变,精神世界逐渐变得丰富的同时,孩子们的成长也为乡村振兴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

  助力教育“扶贫”,需要精准发力。而看清乡村教育的现状和困境,认准乡村儿童的深层次需求,是教育“扶贫”精准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让教育回归到本质之路。

  2019年6月,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强调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通过支教帮助乡村学童开阔视野、推进乡村学校的素质教育,是明园基金在整个教育公益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着力点。早在2011年,明园基金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多所明园小学陆续开展支教行动。十一年间,明园基金累计派出支教志愿者1056位,受益学生累计超过4000人。

  除了用竖笛特色课程培养乡村学童的音乐素养,明园基金也非常重视科学素养教育。在新时代对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需求下,通过捐赠科技读本、科学实验包、培训校长和老师等行动,在全国各地明园学校推进科技素养提升计划。明园学校开设的课程带领着孩子们“揭秘”前沿科技,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也为乡村学童的未来播下了科技启蒙的种子。

  此外,明园基金还通过奖学金和奖教金的发放,帮扶优秀学生完成大学学业、鼓励乡村教师持续投身教育事业,从“软件”上激发人才活力、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截至目前,明园基金累计发放奖学金128.8万,共奖励699位学生;发放奖教金87.8万元,共奖励438位教师。

  从基础设施的援建、生活条件的改善,到特色美育课程的研发、综合素质教育体系的建立,再到优秀人才的扶持、教师队伍的培养,再明园基金一直紧跟国家政策步伐,逐步深化并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安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让乡村教育朝着更加公平且有质量的方向迈进。

  未来,明园基金将一如既往地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积极助力乡村素质教育发展,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和资源投身乡村教育,为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搜索